由本會與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Asia-Pacific Academic Consortium of Public Health, APACPH)下設置的健康促進協作中心 (Collaborating Centres for Health Promotion, CCHP)、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共同主辦;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中心及臺灣公衛學生聯合會協辦,於8月26日至27日假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辦一年一度的「2025亞太健康促進與非傳染病防治教育訓練工作坊」。本次活動邀請到新加坡、日本、韓國及臺灣的四國官員與學者齊聚一堂,包含:新加坡健康促進局健康篩檢與管理處副處長 Dr. Akila ANDIAPPAN、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與健康政策系東尚弘教授(Dr. Takahiro HIGASHI)、韓國健康促進開發院健康風險預防部部門主任 Dr. Yumi OH、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邱瀚模醫師,四國講者針對大腸直腸癌篩檢以及國家整體癌症篩檢政策展開一系列專題演講,並與現場與會來賓進行對話、交流,現場更有來自日本、印尼、印度、孟加拉、緬甸、新加坡、菲律賓、土耳其、越南、迦納、烏克蘭等12國超過160人參與,此次活動不僅有利於促進跨國合作,並強化我國於亞太區域公共衛生領域之能見度與影響力。

工作坊第一日貴賓和與會者大合照,第一排右六為國民健康署 沈靜芬 署長
深化合作 擴展亞太公共衛生影響力
本會目前主理並承接了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APACPH)下所設置的「健康促進協作中心(CCHP)」此一國際平台。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APACPH)自1984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升亞太地區公共衛生之學術交流,該聯盟是亞太區域最具影響力的非營利公共衛生國際學術組織,同時也是許多國家衛生部的重要智庫。目前擁有來自23國110個團體會員。台灣共有10個正式會員,包括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家衛生研究院、台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慈濟大學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我國長期在APACPH中扮演領導角色,推動多項跨國公共衛生實務與研究合作,並積極參與國際活動。
而CCHP就是在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APACPH)架構之下,由臺灣國民健康署與本會邱弘毅理事長及邱亞文秘書長於2017年共同推動成立的。邱弘毅理事長,現任 APACPH 備位理事長暨財務副理事長,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亞文秘書長,則自2016年起即擔任首屆 APACPH 臺灣區域主席 (Taiwan Regional Director),於 2022 年 9 月當選第一副理事長(2023年10月連任),現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衛生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此一國際平台不僅作為亞太地區之健康促進教育訓練平台,CCHP平台並與8個夥伴國家共同簽署了《臺北健康促進能力建構宣言》。為實踐此承諾,至今已在國內外舉辦超過32場國際研討會、論壇及訓練工作坊,以培力亞太區域之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促進多方交流。
TAGHI不僅是一個獨立推動全球衛生倡議的平台,也肩負在APACPH框架下推動區域健康促進教育與合作的責任,透過這樣的雙重角色,TAGHI既能在全球衛生舞台上進行倡議與連結,也能藉由健康促進協作中心,深化亞太地區的公共衛生合作與人才培育。故本次活動,本會邱弘毅理事長在此次工作坊擔任Co-Chair並進行開幕致詞,本會邱亞文秘書長在此次工作坊擔任開場主持人及閉幕致詞人,以及本會羅偉成副書長則於工作坊第二天擔任司儀。

本會邱亞文祕書長擔任工作坊開場主持人
四國官員學者交流 激盪實務政策新思維
工作坊第一日,由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APACPH理事長So Yoon Kim教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鄭守夏院長及本會邱弘毅理事長給予開幕致詞,揭開2日活動的序幕,隨後四國與會專家從政策及公共衛生實務的角度,分享了大腸直腸癌防治與健康促進推動所遇到的挑戰、實務案例與反思。來自新加坡的Dr. Akila ANDIAPPAN 介紹「Healthier Singapore Initiative」,旨在提升篩檢率覆蓋並確保及時追蹤;韓國的Dr. Yumi OH則強調推動「Health in All Policies (HiAP)」,透過跨部門治理模式,結合健康、土地規劃、環境及私部門合作;日本的Dr. Takahiro HIGASHI建議以更具彈性且與醫病共享決策(SDM: Shared Decision Making)的方式,建立病人信任並提升健康識能(Literacy)與篩檢意願;臺灣的邱瀚模醫師指出,臺灣的大腸直腸癌篩檢雖已有顯著成果,但仍須持續精進風險分層與精準篩檢,結合賴清德總統所推動的「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之目標前進。

國民健康署 沈靜芬 署長蒞臨工作坊進行開幕致詞
工作坊第二日,首先由陳秀熙教授演講,提出「元宇宙導入精準預防」於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前瞻構想,展現新興科技在公共衛生、臨床、醫病互動領域的潛力,為活動揭開序幕。隨後,Dr. Akila ANDIAPPAN分享新加坡國家癌症篩檢計畫下一階段的策略發展,提供在規模化推動與政策調適上的寶貴經驗;Dr. Yumi OH解析韓國國家癌症控制計畫的成效與制度挑戰;Professor Takahiro HIGASHI則帶來日本的比較政策觀點,強調政策規劃與臨床實務結合以提升篩檢效益、以及融合社會多元觀點對於政策方向制定的重要。最後,由陳秀熙教授與邱弘毅理事長主持圓桌論壇,邀請第一日之四位講者,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擔任與談人,在提問與回應之間,激盪出跨國官員與學者對於癌症防治與公共衛生策略的深度對話。

左起陳秀熙教授、邱瀚模醫師、新加坡健康促進局健康篩檢與管理處副處長Dr. Akila ANDIAPPAN

工作坊第二日圓桌論壇國民健康署魏璽倫副署長(左一)和與談人討論熱烈,右一為本會邱弘毅理事長
在第二日閉幕致詞中,邱亞文秘書長表示,「本次工作坊的圓滿落幕,感謝國健署的大力支持、眾多長期合作夥伴與新加入成員的積極參與。期盼各位能帶著豐富的知識交流所帶來的啟發與力量,持續推動我們在亞太地區進行健康促進與非傳染病防治培力與交流的共同使命。」

工作坊貴賓於台上大合照,前排中立者為國民健康署 沈靜芬 署長